中國江蘇網2月12日訊昨天,記者從市城建局獲悉,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現行試點試行招投標“評定分離”制度。如今,這一制度正式開始實行。通過本次改革,實現了專家定標向業主定標的轉變,真正回歸招標投標的市場本質,消除了不少市場“頑疾”。
早在2016年12月15日,在我市開發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獨特工程開評標活動,經過現場專家評委的評判,共評出一、二、三名三家投標單位作為本次工程中標的候選人,并最終由工程建設發包單位自行確定其中任意一家為本項目的中標人。也就是說,在這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最終確定中標人的不再是評標專家,而是業主。
實行工程招投標評定分離制度,是一個理念上的創新,也是招投標制度性的重大改革。早在2016年下半年,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先行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建設工程招投標評定分離制度的試點試行,并按照現行制度規則,規定招標人在評標階段必須依法組建評標委員會,同時賦予臨時組建的評標委員會以獨立的評審權,且要求招標人尊重評標委員會的評審結論。評標專家對評標和定標起決定性作用,項目業主無權定標選擇建設隊伍,而專家評審過程并不會對中標結果的優劣或工程建設的過程負責。這會導致評標結果責任難以落實,易引發圍標、串標及招投標腐敗行為,必然影響招標投標真正擇優目的的實現。
為解決“評定合一”制度產生的問題,我市招投標管理部門根據省招標辦的具體要求和統一安排,率先推動“評定分離”制度改革,重新梳理和界定招標投標過程中評標和定標兩個環節的責權歸屬,落實業主負責制,實現專家定標向業主定標轉變。同時,堅持用市場的手段解決市場中出現的問題,用改革的辦法化解改革中遇到的矛盾,真正回歸招標投標的市場本質,在招投標體制機制建設方面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自實行工程招投標評定分離制度以來,這一“破天荒”的招投標制度改革舉措,不僅受到我市各縣區和功能板塊以及工程招投標各方的普遍關注,而且在實際運作中對逐步解決和徹底消除招投標市場上的一些潛在頑疾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作用。
自我市先行在開發區范圍內全面試行該制度以來,對于業主操作和選定的中標人,參與招投標的各方投訴量顯著減少。此外,中標隊伍得到優化,資金充足、技術雄厚、管理有序、誠實守信的好隊伍中標機會大大提高。招投標效率提高,有效避免了因部分投標人投訴而影響項目進展的情況。
我市開發區先行試點的連云港市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綜合客運樞紐人民路及鹽河路下穿隧道工程施工項目采用“評定分離”制度定性評審法完成了評標、定標,得到招標人、投標人、縣區監管機構的一致好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記者獲悉,我市將繼續組織人力物力,認真學習和總結外地改革的成功經驗,深入開展針對此項改革制度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更好促進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健康有序發展。